艺报泰丰文化丨国画中的“女性与古琴”形象-泰丰艺术商城-泰丰文化艺术品综合服务平台

泰丰文化丨国画中的“女性与古琴”形象

发布日期:2022 / 05 / 05


超链接
超链接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北宋著名琴学大师崔遵道说:“颐天地之和,莫先乎乐。穷乐之曲,莫近乎琴”。古琴相比其他乐器有着特殊的艺术功能和审美意蕴,逐渐成为文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工具,“古琴”形象也成为中国画中极为常见的图像之一。在古琴弹奏者的图像中,画家出于女性身份特殊性考量,丰富了绘画作品极其内涵,“女性与古琴”逐渐成为画家乐于尝试与记录的主题。

在泰丰文化签约画家王小平、李江、赵锦龙的画中,我们能感悟到古老优美的琴韵,感受到古琴流动的圣音,体会“天人合一”的审美艺术召唤,社会纷纷扰扰,我们的灵魂会在风雨的洗礼中浩气长存。


超链接王小平 《知音图》

作为一个与文人群体联系紧密的乐器,古琴在文学史、艺术史上都有着其他乐器与之无法比拟的地位,这样的特殊性对女性弹奏古琴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古琴在女性群体中同样不只是单纯作为一项乐器存在,它同时传递着女性深切的情思。



01
抚琴

抚琴作为正在演奏的状态,是画家最喜欢选择的主题。琴女之姿的多种组合形式与画家想要传递的情感息息相关。不同的人琴之姿导致了女性不同的身形动态,女性与男性身份的区别使相似的画面也传递出完全不同的情绪心境。


超链接
王小平《清音》

王小平老师的作品自带高雅清新的气质,无论是绘画内容主题,还是绘画设色技法,无不透露着这点。画面描绘出抚琴者的“清、和、优、雅”,抚琴觅知音,画作充满清纯与圣洁的美,婉约中又似乎蒙上一层神秘,强化了人物内在的精神魅力。

超链接
李江《紫气春风》

春风引紫气,大地润物华。此幅画作为观众描绘出一幅侍女在古树下弹琴奏乐,焚香的画面。带给观众一种以诗入画之感,在不着痕迹的淡彩晕染中,突出了人物肌肤的质感和结构的明暗变化。人物部分,运笔迅疾,顿挫宛转,流畅自如,所画出的人物儒雅斯文、雍容华贵又非常大气。

02
听琴

人物画中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并不孤立存在,必定是为了烘托人物的个性情调,只有画中人物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才能产生和谐的艺术效果。因此,画家将女性抚琴的图像安排在一些特定的自然环境中。

超链接
王小平《谐音》

超链接
李江《芙蓉吟》

画中二人皆面目清秀,着装素雅,其中左者低头抚琴,神情专注,右者手拿书卷,倚树听琴。就用笔而言,仕女面部刻画较细,衣纹用笔则见灵动之感,画中人物因之富有飘逸之姿。看李江此作设色,人物面部,稍用淡赭,额头、鼻头、下巴则以白色提亮,这是传统工笔人物画染色的“三白法”,写意人物用之极少,李江化用于此,人物气韵,随之生动。


03
抱琴


超链接
赵锦龙 《清远图》

画面构图简洁,用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性格,以整体色调的渲染和人物动态的凝练来突出画面主体。作品造型不拘一格,将仕女们的形态细致入微的呈现在观赏者面前,凸显出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超链接
赵锦龙《个个题诗写不尽》

中国艺术无论是古琴还是国画或其他艺术形式,其共同的精神内涵,惯通着对大自然乃至宇宙的歌颂和人文主义精神。这些艺术上的共通之处使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所以纵然各艺术门类以千姿百态的形式呈现,仍反应着基本一致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彼此关照、相互映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要创作者和欣赏者能稍事融会贯通,便能领会到其中的无穷妙趣。


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