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报数字艺术丨 科技+艺术,为生活与心灵创造永恒的绿洲-泰丰艺术商城-泰丰文化艺术品综合服务平台

数字艺术丨 科技+艺术,为生活与心灵创造永恒的绿洲

发布日期:2020 / 10 / 18



超链接

超链接


泰丰文化的数字艺术观察,本次要介绍的是台湾省大内艺术节中数位「光」科技结合艺术为城市、空间、文明、记忆等带来的重大影响。


大内艺术节是以扩展艺术受众、连结多元艺文客群为宗旨来推广大内艺术特区,自去年开始,其中巴士导览均串连白昼之夜,借此连结不同的艺文爱好者族群,同时让更多人认识这个城区中、正在发生的事物。


超链接

沃手工作作品。图/大内艺术节提供


数位科技以「光」为介面,进行讯息的传递,透过编码、传递、接收与解译,更超越电子时代的类比「光」,类比讯号的「光」。大内艺术节策展人表示,以人与数位光的互动关系「Light ON/OFF」为主题,并为了三个室内展览场地分为「记忆的消逝与开启」、 「光启光灭的昏眩状态」以及「展演与退场的存在策略」,试图借着人与数位媒介在环境与媒体间的互动关系,引导观众感受参展作品。


记忆的消逝与开启


记忆是人们生命经验的核心,被储存于记忆库之中,冻结于尘封,需要时,记忆会被浮现于我们脑中,然而此种记忆是否为真,佛洛伊德认为记忆就像是「手写板」,结合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功能,是可以书写、再写、改写、覆盖、踪迹等。数位时代,人们将生活纪录于社群平台、网络相簿,成为不可抹去的记忆,却也在数位书写的过程中,思考建构记忆的策略。


超链接

图/大内艺术节提供


光启光灭的昏眩状态


光启是一种仪式,通过光的启动,虚幻舞台在光的闪动中出现,被唤醒的生命,是物件、是场景、是精神,光是建构与传递讯息的载体,进行生命讯息的转译,成为新的符码讯息,传递展演的故事、情境,将存在转化成为透过光所建构的讯息,在光灭之后,在人们视觉中消失的状态,是一种假象的消失,存在于记忆与讯息空间中,成为永恒。


超链接

图/大内艺术节提供



展演与退场的存在策略


该以觉知、以讯息存在于虚拟世界中,放弃真实永存于虚拟的讯号流动之中,成为无所不在的个体;或是以坚守实体世界的空间,以生物体存有的方式,成为主体,在实体世界中,找到另一种共存于真实与虚实空间的策略。


超链接

曾怡馨作品。图/取自秋刀鱼艺术中心脸书



公共艺术特展:混昧流光—园艺的园异VOL


「以科技艺术生成的「流光」与城市中流动的「诗」与众人对话,在这个后疫情城市中置入一种混昧的空间想像。」


公共艺术特展「混昧流光─园艺的园异Vol.2」在呼应2017年的策展主题「园艺的园异」的基础上,邀请了五位新媒体艺术家,横跨建筑、空间与新媒体等专业,通过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的装置,试图以科技媒介影响公共生活领域,反思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讨论着这场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在宅的状态,都市中的公园绿地成为这场病毒风暴中稍能安置心灵的绿洲,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对内湖地区公园绿地嫁接异质公共性的尝试。


超链接

高徳亮作品。图/大内艺术节提供



艺术巴士计划:声响混视─艺术BUS与绿洲计划


超链接

林哲宇作品。图/大内艺术节提供


艺术巴士计划「声响混视─艺术BUS与绿洲计划」为大内艺术节与民众的核心串连,将大内艺术特区内公车站牌候车亭做艺术装置的改造,以最近距离的与通勤的民众产生互动,因此以「绿洲」为概念,将散布于城市之中的公共艺术,作为日常生活与心灵之绿洲。本计画以声响艺术、插画艺术、设计时尚、当代艺术为主题,并邀请业界知名的艺术家及一组声响艺术团队运用大直内湖区的在地元素,让声音、艺术以及好奇心走进繁忙的城市步调之中。


超链接

大内艺术节公车站牌候车亭刘经玮作品。图/大内艺术节提供


超链接

大内艺术节公车站牌候车亭倪嘉隆作品。图/大内艺术节提供



注:文章整编、截取自【非池中】

更多资讯,请上:www.tyfon.com.cn

超链接